🎢 Present “当前”
现在是 2020 年 5 月 15 号。
还有一个多月 📅 高考。
体制内诸多高考学子中较为自由的一个。
没有跟着高中上网课,开学后也不用返校。
每天只是用少部分的时间做题。
剩下时间做自己想做的。
🍥 Tags “标签”
- 🌈 男性
- 🔞 17 岁
- 🌏 黑龙江人
- 🎨 高三艺术生
- 👨💻 技术宅
- 应该没有拉低这个群体的平均分
👦 About “关于我”
家住农村,不是很富裕,一家五口都健全,爷爷奶奶领着国家的养老金,父母吃着共产党的干粮。
惭愧,我尚未财富自由 💴,吃着长辈的干粮。
🍀 Ideology “思想”
首先,我是爱国的 🀄,这是根本前提,但爱国不同于爱党。
比爱国更高的,是爱人 🙎♂️,全球的人民,个人的性命高于国家的权威。
🎲 Relative “相对主义”
我所拥有的是一个相对主义的价值观。
也就是说,我尊重所有人的立场与行为 🎃。就算是杀人犯,也不会去批判,只是在道德上谴责,不会上升到人身攻击。
慢着慢着,不要激动,下面就说说我的逻辑吧。
我也曾经在网络上和人辩论,但未说服过与自己意见相悖的人。失眠下我开始了思考:
Q:为什么他的观点与我不一致?
A:他有病?当然不是,他也在思考嘛。
Q:他产生这种观点的原因是什么?
A:他读书读的少,只是根据自己的感性判断得出观点。
Q:那么你呢?
A:我……我比他理性,经过理性论证还是我的想法比较正确。
Q:你的意思是理性优于感性咯?
A:不是这样…
经过一个晚上的理性分析 🎯,我意识到了世界最基本的运行规律:
任何人对于世界看法都源于世界对他的塑造。
每个人出身时都是一张白纸 📄,从出生开始受到的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教育,不断的引导他对于世界的看法。现今的一切观点与行为都是由于幼时的经历。人小时候是没法选择自己生长的环境的。智力上的优势或劣势,也并非自己能所选择的。
有的人可能对此嗤之以鼻 🤔,那么杀人犯就不需要被处罚了?当然需要,幼时遭遇不可变,但可以通过社会的限制,通过惩罚引导其走向正轨。法律的目的是防止犯罪发生,而非为了惩罚犯人。
我所说的这些只是对待他人的态度,而非对自己的要求。假如每个人的想法都是如此 👍,那么网络上无意义的争论会少很多。
因为这些我得到了如下结论:
- 任何上升到人身攻击的言论都是不成熟的。
- 应分析他人产生观点的原因,而不是批判他人的观点。
- 人类正是由信任与合作才发展到如今。所以应求同而非寻异。
📢 Political “政治立场”
开头就强调,我是爱国的,因为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爱国。虽然说高层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但抛开部分人的利己心理,一定是希望中国变的更好。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不爱国,那时还小,去墙外看了好多疯狂的言论,后来随着思维能力的加强,又开始爱国了。假如要为那个时间的自己开脱,只能说:“我只是希望通过批判中国,让他变的更好。” 可见,不管意识形态是怎样的,所有人最基本的共同点,一定是希望全球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确实有不爱国的人,疯狂批判中国,他们的立场上,也是认为批判可以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只是幼时意识形态灌输的失误罢了),假如他不想让世界变得更好,直接就去炸居民楼了。只要这种想法不改变,每个人的立场都是一致的,不论为哪些国家服务。
因此也不说什么左派右派了。我可能偏向于改革派,毕竟还年轻。随着阅历的增加可能会变得保守,但政治热情是不会变的。另外,我关心底层人的生活是高于国际间政治的。
最后引用一下今晚发的说说。
网络上,愿意讨论国际关系的人很多。
说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
但询问他们具体政策。
就说不出话来。
宏图大略,谁都能吹。
家长里短,却没人在意。
成年后脱离教育体制后,就很少有人关心教育了。
你和他们谈国际大事,他们娓娓道来。
你和他们谈教育,他们就默不作声了。
如果一个国家的孩子说大人话办大人事,这个国家的大人准说孩子话办孩子事。
💾 Education “教育”
我关于教育的最全面的评价,都写在这篇里了,有一万来字。
从我的视角谈了很多,但却并没有提及到我的感受。
这篇终究写在半年前,期间也出现了好多事情。
甚至有一段时期,我竟觉得如今的教育体制是很优秀的。
再次引用我发过的一个说说吧,那时睡不着觉,凌晨三点多留下了这等言论。
失眠了,想写一些东西,算是高三的我对世界的看法吧。
从现实到网络,无时无刻都充斥着一个观点:你要努力啊。
所谓努力,就是花费时间与精力,在你完全不感兴趣,但却对未来有决定性作用的事物上。那努力的意义究竟是为了什么?
换个方向,为什么会出现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一个知识既然出现,就必定有其存在的价值。你对其不感兴趣,就是在否认他的价值。
说到底还是教育制度使知识变了味儿。从一个提升自己的兴趣物变成了强制灌输的经验概念。是什么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天一夜也说不完。如何改革?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略微的提到过。教育改革也是社会改革。
我会穷尽我一生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不知道我能做到怎样的地步呢。
我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
《自卑与超越》中有这样一句话:总是有人能够明白这一事实,他们知道生命的意义便是关注人类整体,他们愿意努力促进社会利益与爱的增长。
我大概就是这类人吧。
这段话已经能够代表我大多数的想法了,虽说有失偏颇,毕竟是半夜发的,不必那么认真。
为什么觉得现今的教育制度不好?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
我的探索能力较强,所以比其他同学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同样也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知。于是就想拼了命的学习教育体制以外的东西。
课本上的概念早已理解,甚至比大多数人理解的更透彻。但考试不考理解与应用,更多的是一种经验,需要不断训练的经验,但我真的不想将时间花费在无意义的训练上。训练逻辑思维,有比做题更好的方法,训练理解力,倒不如看哲学名著。
可怕的是,做题成为了考上大学的唯一的选择。但我已经认识到自己全方位的无知,花费时间在这种训练上毫无意义,这就导致了失眠。
**应试教育并不适合我,但我却没有选择的权利。**所以我才如此批判。
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定制化了,针对不同天赋的人,使用不同的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总有一天会实现吧,盼望和我差不多的人出生在那个时代,就能省去这些痛苦了。
但以我现在的能力,确实无法提出更适应现今生产力条件的的教育模式,这并不妨碍我反对吧,毕竟教育筛选人才的目的在我这里失效了。
💡 Ability “能力”
人与人之间能力的差异是很大的,但并没有现今财富差距那么大。但是相比过去,已经做的很好了。
之前看 动物狂想曲
,写出了这样一句话。
强者极力维护世界公平,而弱者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平。
教育的目的一是传递知识,二是筛选人才。前者应放在首位,可如今后者居高。
将更多的财力投入到尖端人才的教育中,这是对所有人都有益的。尖端人才研发产品,普通民众守住自己的岗位,并享受科技产品。这样文明才能长久的运行下去。假如社会变成弱肉强食的模样,受害的也只是嚷嚷着不公平的普通民众。
之前在 b 站上看到二年级的小朋友教编程,第一想法肯定是恰柠檬:“假如把他的家庭条件给我,我也一定比他强。” 毕竟,没人希望陌生人强于自己。但随后就是理性站上风了,假如一个人某方面能力强于我,国家在他上面投入的资金确实是应该多于我的。他在未来开发出的开源程序,受益的一定是全体人类。
最后再次引用一下我的说说吧:
作为一个马列的忠实信徒。“并未看过资本论原著的假粉”
谈一下我对未来社会主义的猜想吧。
疑惑这个事情好长时间。
未来社会财富,究竟该平等分配?
还是按能力分配?
假如后者,能力的界限是什么样的?
假如前者,是否会造成更多的不公平?
目前看来,能力与运气的成分占多数。
生产力何时能达到满足所有人需要?
科技的进步不断有新产品研发。
而新产品的价格总是只有富人才能承担得起。
这样看来,似乎解决的途径只剩下一个。
不断提高底层人民的收入水平。
致使所有工作的工资水平在同一层面上。
能做到这样,只能让所有的资本都收归国有。
何时腾讯能变成国营公司?
马云不再被称为人民富豪呢?
作为一个穷人,似乎能够批评的只有资本家了。
🆓 Freedom “自由”
人穷极一生所追求的就是自由了,但近些年自由被国外的激进派污名化,国内的媒体也争相报道。
我的观点:自由应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他是逐步追寻而非生而拥有的。
不少人的知识不足以使他们享受自由,却一股脑的追寻自由,最终受到伤害还是自己。
举个小栗子
一位老人被电信诈骗,
银行职员与警察费力劝告,
老人就是不听。
警察想要带他回局里慢慢劝告,
他却对警察大打出手。
嘴里还嚷嚷着:
“警察侵犯公民自由啦,救命啊!”
周围人一打听,这位老头是退休的高中教师。
盲目追寻自由的人在我看来就像这样。
📚 Skill “技能”
📡 懂点现代科技,被周围人看作大佬。当遇见真正的技术大佬,还是要退避三分。
💻 会写点代码,但未开发过大型应用。
🔗 会焊点小电路,但对芯片内部原理一知半解。
🎨 会画点儿画,但以临摹居多。“美术联考失利”
🎹 会弹点钢琴,小时候被家长强制着考到 8 级。
📝 会写点东西,但谈不上出众。
📚 喜欢看各种书籍,但尚未博览群书。
🎉 Interest “兴趣”
- 🚉 铁路迷
- 🎬 电影
- 🎃 动画
- 学美术就是想大学学动画
- 🎞 喜欢思考的理性人
- 小时候喜欢在小白面前装 B
- 爱好比较全面,似乎所有群体都有我的足迹
🗯 Advantage “优势”
游戏
- 我对游戏的要求很高
- 并且不易上瘾
- 这就比其他人多出了很多时间吧
- 唯一一个玩了很长时间的游戏叫
- 模拟地铁
王小波
- 自认为与王小波有些相像。
- 不论是养猪方法还是物理教材,都有兴趣读。
- 当然写作水平是完全比不上的。
- 只能说思想相似吧。
📌 Poor “问题”
⭕ 英语极差
- 正在努力学习
- 这也是我标题使用英语的原因
😕 矛盾
- 想脱离应试教育
- 却还想上个好大学
⌛ Future “未来”
憧憬未来当然是极好的。
理想中我的未来
寻找学习能力与我差不多的人,组成一个团体,成为一个教育研究者。
研究天下所有的知识。
并进行汇总归类处理。
研究认知哲学,并努力促进教育的发展。
进而让下一代面对更好未来。
这个社会对与小朋友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
知识以几何数量递增,
有无数年龄阅历超越自己的成年人,试图向学生们灌输自己的意愿。
如此多的有能力的年轻人,在遭受 “成年人” 的教育后,变得丧气,失去了对世界的信心。
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代,确实是需要更多的教育研究者了。
理想中国家的未来
科技进步的太快了,
社会管理水平跟不上科学发展,
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并未普及。
大城市的技术人员与小城镇的普通居民,认知差异过于巨大。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并未深入思考过的想法。
一个由国家支持的新的实践活动:由理工科大学生组成。
分成小组,前往全国所有有人居住的地方。
运用科技为那里的人们解决需要重复劳动的问题。
举个栗子
【不知道为什么有了纪录片旁白的感觉 23333】
【好像这真的可以拍成一个纪录片呢,发现新商机!😲】
大学生团队 A,来到 α 村,他们协助的目标是杂货店老板。
在镇政府的帮助下,经过了一周左右的观察与走访,他们发现所有食杂店老板大部分都时间花费在记录账目上。【只是个例子,不要在意细节】
账目记录在纸上,这种方法费事费力,每天还要汇总,并核对货物。
学生们经过广泛讨论,发现了一个共同点:食杂店老板们都拥有智能手机。
经过一上午的编写与三天三夜的调试,大学生们使用了开源框架 XXX,成功开发出了记录货物状态的微信小程序。并且将源代码发布在 GitHub 上。这个举动造福了其他的大学生团体。
这个程序一键傻瓜式操作,只需要一台拥有相机的手机,和至少两个指头的手。
接着是为期一周的培训,经过政府的协调,培训时间定在晚上 6:00 - 8:00。
来参加的不只有杂货店老板,还有他们的孩子以及当地的技术员。
这样在学生们离开后,也会有人协助老板们。
这个栗子有一点勉强,只是一个参考啦。
学生们了解民众的生活,民众们也用上了最新科技。
不同阶层的人也能够互相交流。从而减弱了阶级割裂。
上大学后的未来
首先肯定是脱离了应试,能够将精力放在各种学科的学习上了。
📺 b 站
开始做视频。
之前参加 b 站活动发过一个视频,随后就删了。只是为了参加活动,并未达到我的要求。
我要做的视频应该都是有意义的,应该会有人看吧。
毕竟已经准备了一年,灵感就写了一整篇 OneNote。
各种规划目标写了能有十页。
💻 编程
学习
- 首要的是把浏览器收藏夹里的各种文档看了。
- 然后是之前买的一大堆华章的大黑书。【当然是盗版,正版才没钱买呢】
- 还有研究 GitHub 上标星的项目。
参加比赛
- 为了离开高中,选择了走艺术的道路,连 noi 都未参加。
- 不离开高中也不一定能参加,因为学校没有像样的计算机社团。
- 上大学后就要填补这部分空白了。
- 电赛和 CTF 都是要参加的,看看各个领域优秀的大佬们。
然后是写一个入门的技术文档
- 为像我这样的技术宅们。
- 这样他们小时候就有技术参考。
- 目前大多数技术宅,都是自学的,并且踩了很多坑。
- 这也是为社会做贡献吧。
还有更多的,但还是不说了吧,万一谁给我抄袭了就不好了
- 留在 OneNote 里吧。
🍳 制作
屯了好多电子元件,一直没怎么用。
想做的东西有很多,做航模,做开发板等等……
📖 阅读
想读的书很多,豆瓣上标记想读的甚至超过了读过的。
网盘里存的 mobi 也有上百本未看的了。
✍ 写作
我的写作能力不是很强,所以说需要训练。
但思维倒是很活跃,从初中开始各种灵感也记录了很多。
作为一个文艺青年当然要写一个小说啦。
➰ 交流
- 上大学最重要的可能是社交了。
- 人毕竟是个社会性动物。
- 小时候的时候过于天真,招来了很多人讨厌。
- 目前在网上也认识了很多大佬:
- 有的家里富裕在国外上学,
- 还有的放弃高考,上技术学校。
- 这些人,教育欠他们一句道歉。
结语
假如你看完了这些胡言乱语,先谢谢你。
其次是与我年龄相仿的同志们带来几句话。
现代娱乐带来的是短暂的愉悦,而学习知识带来的是长期的颅内高潮。
少些在小白面前的优越感,多些对新人们的帮助。
应分析观点的原因,而不是批判他人的观点。
民族自豪感不要用在一致对外上,都是人,没有高低之分。
制度没有对错,只有能够运行与运行不下去。
人类正是由信任与合作才发展到如今。
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