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谈

教育不是为了生活,而是生活本身。

漫谈,即不拘形式的谈体会或发表意见。

恰逢年末,就写下这一意见集,作为这一年的总结。既然是漫谈,文中不免出现一些理想主义的构想,也算是我这一年外出集训的感受罢。

文中并不会出现高深莫测的论断以及专业术语。我向来是讨厌这类文字的,不是为了卖弄,就是陷入了知识陷阱。绞尽脑汁的让自己看起来冠冕堂皇,欺骗他人又糟践自己的脑子。

我这篇文章是为了大部分同龄学生所写,假如你看完后觉得十分有道理,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但仅凭这点文字改变不了什么,学习能力是需要重复引导训练的,绝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前面可能有些无聊,但希望你能看下去,后面会稍微有点意思。

上两次谈教育,都是带有某些个人目的,这次没有任何目的性,能客观的表达真实想法。这回不光谈教育,还讨论如何学习以及对未来教育的憧憬。重点在后面,但首当其冲的一定是应试教育。

教育

“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 (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这是存在主义哲学家 (雅斯贝尔斯) 对教育的定义。

优点

应试教育一定有它存在的必要,是现行体制内的最优解。

高考是人生中唯一一场公平的人才筛选考试。不论贫富,每个人都能接受教育参加考试。

应试教育是工程学教育,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反复训练弥补天赋的不足,从另一个方面讲,应试教育促进了社会公平。

问题

这就到了我擅长的领域,我不会表扬最会批评。这些问题将来一定得到解决,但国家目前没有这个能力,我只负责提出,不负任何责任。

学习能力的剥夺

应试教育剥夺了部分人终身学习及思考的能力。

应试教育的目标并不是为了塑造学生的终极价值,而是为了提高分数。学生们进入大学后才能接触到素质教育,但那时绝大多数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并会捍卫它不被外界影响,那时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捍卫自己小时候对于世界的认知,这也是网络杠精出现的原因。

学生们在最需要养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受到了应试教育的洗礼,在形成后才接受素质教育,这不正是应试教育可悲之处吗?

怎么有那么多人初中便辍学,高中念着念着就不上了?因为他们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就是不断的讲课,做题,写作业,完全没有兴趣可言。作为没有养成学习观的他们,理所应当的认为所谓学习不过是一件无聊透顶的事。来自家长老师的批评,也让他们得知自己不是学习的那块料。于是,他们终身学习与思考的能力就被应试教育无情的剥夺了。

反观好学生呢?他们在潜意识里对于学习的理解其实亦是如此,应试教育使他们获得的正向激励只有受到身边人的表扬所获得的虚荣感,并没有学习带来的恍然大悟之感。以至于不少人在大学后便终身不再看书学习,沉浸在手机的碎片化阅读中。这类人可能知道学习带来的好处,但高中三年的辛苦已经令他们恐惧学习。这样,他们同样被教育体制剥夺。

但无论好学生还是坏学生,存在即有价值,他们不应被差别对待,以至于有一些走向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好些罪犯,背负骂名,但真正造成他们犯罪的是因为小时受到的教育。该骂的不是罪犯,而是他受到的教育。

因材施教

应试教育的科目设置不合理,无法全面覆盖人类拥有的能力,因为部分能力没有评判标准。社交能力如何考试?能与考官聊的好就分数高吗?每个人阶层不同,社交圈也不一样,这就无法评判了。你不能说拉屎是低俗,也没办法说如厕是高雅。

之前就提过,人的天赋不止智商情商那么简单,人的能力至少分为如下八类:

理解感受、数理逻辑、空间结构、肢体动觉、音乐韵律、人际交往、内省反思与自然哲学。

应试教育覆盖了大部分,但不是全部。每个人都有这些能力,只是不同能力的高低不同。因此,绝不会有一无是处的人。

接下来就谈到了教的问题

老师与教科书

艺考回来后,还有六个月就高考了,打算把教科书从头看一遍,在脑中建立起高中知识的脉络框架。看过几章后,发现教科书居然编排的如此科学,由浅入深,从生活中的问题开始,引发思考,揭示世界运行的规律。老师却不会这样讲 (至少我的学校不是这样),老师上课从来不会激发你的兴趣,上来就开始长篇大论,讲题做题,毫无意义。包括重点班的同学,大多数自始至终都没完全理解知识,只是记住了公式,运用代数知识做题。以至于竟有人提出 “摸 1v 220a 与 220v 1a 的电线有没有区别” 这种问题,可见他们的对于物理电学的理解有多么差劲。老师总喜欢举例子,那我也举一个关于老师教学的例子:

世界上有一座数学大厦,无数先辈数学家所建立起的大厦,但高中老师只是带领学生绕着大厦外围转圈,今天讲这块砖,明天讲下一块砖,万一讲哪一块砖时,学生弯腰系一下鞋带,那他以后就别想不懂了。高中数学所研究的砖,只有到正常人那么高,等到这些学生上大学学习高数,根据以往的学习方法,就只能架个梯子研究上面的砖。可大学教授是站在大厦里面讲的,所以隔着墙壁听的云里雾里,一不留神就跌下来,挂科了。

真正的数学应该如何去学?首先应了解数学大厦的结构,找到数学大厦的入口,进入之后,发现原来每块砖不是单独存在,而是一块支撑起另一块,无数块砖互相支撑,才形成了如今的数学大厦。

而老师不给学生建立知识框架也不按照教科书讲。原因呢?是因为目的不同,教材编者是为了培养你的能力与思维,而老师只为了分数、上大学的分数。这、就是差别。

没有兴趣的教育

明明知道学习很累很苦,但绝大多数人坚持下来,不是对学习感兴趣,而是来自多方面的威胁以及自身经验能力的不足。

没有兴趣的教育就是对牛弹琴,但老师、家长会威胁你:不听未来就没有草吃。然后牛就害怕了,老师、家长比你多活了那么多年,经验远比我丰富,那就听着吧。但老师、家长所受的教育还是那一套,“不听会死” 的观念代代相传,便成就了一个骗局。一个从古至今世代相传的骗局。

学习是什么,打破常识的才叫学习,天天上学做题?这叫学习吗?这叫脑力劳动。你所学的东西并没有满足你的好奇心,没有让你恍然大悟,改变了你对世界的认知。这,能叫学习吗?

学牛顿力学定律的时候,学生们第一次知道,原来物体运动竟不需要力的作用,却没有人觉得神奇,仿佛他们出生起就预见到了这个规律。这不正是教育可悲的地方吗?

多少人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就算知道也是听他人所说。人,作为一个能理解虚构故事,有自身独特性的生物,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浑浑噩噩的度过这一生,这不可悲吗?

“Stay hungry,Stay foolish。” 能意识到自己无知,并有兴趣想要学习,这才是教育的目标。

荒诞的学校,荒谬的制度

用简要的话语描述高中的制度:

书桌上不能有书,

床上不能有枕头,

垃圾桶不能有垃圾。

既然这样的话,这些物品就妄为其名了,书桌自己都愧对 “书” 桌这个名号。岂不荒唐?

学生会与红卫兵

工会为了工人服务的,而学生会怎么就变成了校领导统治学生的工具?不妨改个名,叫做红卫兵,既符合他们做事强硬的态度,也符合他们毫不讲理的作风。

我有幸在学生会待过一段时间,也算是体制内的人了。学生会内部非但不团结,还勾心斗角,互相到年级主任——也就是我的班主任那里告状:“他俩违反校规:男女同学非正常接触 (不能说是处对象,不雅观)。” 又或是:“他俩今天逃岗。”,搞得我们班任是心烦意乱。

说到站岗,那可是相当有意思。往路边一站,浩然正气自脚底而生,一路直冲头顶,就连我也受不住这种权力的诱惑。

我们放学时是需要整整齐齐的排队出校门的,不能抄近路,必须绕个远,如果不绕,是会挨处分的,处分名为 “未按规定路线行走”。

学生会就是站在 “规定路线” 沿途,紧盯着队伍,一手拿笔一手拿本,挺胸抬头,得意极了。单单站在那儿就感受到一股正义感,不管自己平时怎样违反校规校纪,但站在这儿的此时此刻,任何人的微小举动都尽收眼底,唠嗑的,打闹的,在我看来完全可以被定义为扰乱国家秩序的恐怖分子,就像伊朗把特朗普定义为恐怖分子一样。这时我一定是会出声的:那边带鸭舌帽的那个男的,能不能别说话了。大多数情况下,他是不会反驳的,倘若遇到所谓 “社会人”,我也不会出声,拿笔记下来就是了。但他要是敢反驳:放学咋还不能说话?我一定会出奇的生气。这是说不说话的问题吗?这是态度的问题。遇到这类人一句话就可以搞定:“你找主任说去啊。” 说完后还不忘记下来:“十五班陈森辱骂学生会。” 但假如我不站岗,有学生会管我会怼到:“放学还不让说话,你当这是聋哑人学校啊?”

说到底造成这种局面是传达方式的问题,就拿垃圾桶不能有垃圾来说。学校的本意是希望学生能够按时倒垃圾,而不是待垃圾溢出时再倒。但解决的方式是:各班晚自习直接必须清空垃圾桶,传达到学生会卫生部,就成了每晚检查各班垃圾桶不能垃圾,于是就形成了这种习惯:学生会来检查前,就算学生有垃圾也不能扔,必须等到学生会检查后才能扔进垃圾桶。国家的政策传递也是同样道理,中央的本意可能是好的,但红头文件向下传递的过程中就逐渐变了味。

现代科技

年级主任总是往年级群里转发 “手机毒害现代人” 等文章,我看了后嗤之以鼻,那你这文章是用量子信息波动法隔空转发的啊。

但随着知识的积累,逐步发现了手机带来的问题。虽说手机让人能够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但互联网发展所导致的信息爆发超过了人的承载量,这就导致了孩童在思维模式养成之时接触到了过量的信息,进而导致了早熟,在最应该天真的年龄,看到了这个世界虚伪的一面,直接导致了 “丧” 文化的流行,一个个装成了 “抑郁症” “精神分裂”。到处说着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这种话语,看到我就想骂人。

不少人说刷手机能学知识,可所学的知识是碎片化的,你根本没有整理碎片成体系的能力。看个心理学短视频就觉得自己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认为别人都是傻子。成就了一个个 “大明白”,不懂装懂,故作高深。认为看看手机就能学习天下所有知识的人,你将永远都不知道你有多无知。

长期的碎片化阅读令我们对虚假煽情内容毫无防备。当你在手机看到一个观点,就会不加思考的相信网络的权威性,然后对别人谈起,当他反驳你时,你会尽自己所能维护这个的观点,以至于对这个错误观点深信不疑。其实这是人类演化的结果,别人越是反驳,你就越是相信。但你从不会质疑网络上观点是否有道理。

“为你好” 的父母

家庭教育往往比学校重要的多。

之前看到过一句话:世界上最不公平的事儿就是干什么都需要考试,但生孩子不需要。

父母明明知道自己没能力让孩子接受到最好的教育,但还是生。也就是说,父母并未意识到生孩子后所要负起的责任,只是陷入了孩子为家庭所带来喜悦之中,因为老一辈生他们时,也是这么想的。

犯罪的人,不是缺少家庭的关怀就是管的太严。

家长教育孩子往往会说:这都是为了你好。这是不是为了我好我不知道,受限制是真的。父母往往不会花时间去理解孩子的想法,只会强硬的命令,并套上 “为你好” 的外套。这不怪家长,因为他们从小也是受到如此教育,追到底,还是祖宗惹的祸。

家长潜意识里还是将孩子作为了自己的附属品,但多数不会承认。既然不是附属品那为什么总是要求孩子听话,一旦孩子们不听话了,就会说你不孝、白眼狼。但孩子们也很无奈,又不是我想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你们强制我来并抚养大的。并不是说不应该孝顺,人人都有感激之心,但没有道理的要求听话,让孩子们没有自由生长的空间,这与蹲监狱有什么区别?监狱也给吃给喝,还要让犯人们感激国家给他饭吃吗?

但并不能完全不管,该管的管,不该管的地方就不要那么多事儿,闹得双方都不愉快。完全不管将来很有可能由监狱帮你管了。

我所说的只是少数家庭,并不是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人。如果你觉的我说的没有道理,那恭喜你,你的父母非常合格。但不要觉得没道理,你没有经历过这种家庭,就不要乱加评论。

教育说完了,接下来就是学习的问题了。

如何学习

前面说了一大堆,接下来就该讨论如何学习了,谈的是主要是方法论,没时间举例子,因为这都已经有五千字了,再写就成论文了,未来会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学习能力是逐步养成的,而非几句话就能说明白,需要一个老师来引导,待我上大学会出学习方面的视频。也可以去看看 b 站 YJango 的学习观,但他的视频对于没有知识储备的人来说过于难懂,就像我前面所说的 “充满了专业术语”。可以一看,但大学前不要深究,影响高考。

学习、记忆与思考

学习是为了塑造自身的终身价值,而不是成为具有特长的职业者。

知识分为两类,一种是思考型知识,一种是记忆型知识。

什么是记忆型知识?在你打字的时候不需要思考就可以找到对应的按键,这就是所谓的记忆型知识。平时训练中,你的大脑记住了让手指运动需要发送的几条神经信号。当你要按下 “T” 键时,大脑便依次激活需要用到的肌肉,于是你就不假思索的按下了。看到这里,你不感觉到人体的奇妙吗?张开手掌或握拳时,你根本不需要考虑需要收缩哪几块肌肉,甚至不需要思考,就能完成如此复杂的运动,如果让机器完成,至少需要好几百行代码。

思考型知识是面向外界的,也就是你的神经所控制不到的地方,因为你无法控制,所以需要思考外界环境的规律,以适应它。学习的本质其实就是理清事物间的关系及掌握物体变化规律的过程。

学习与例子

学习不是记忆。

掌握知识需要例子,通过思考例子改变神经元的连接,进而学习知识。有不少老师希望通过记忆概念,让学生理解知识。这是十分可笑的。概念是完全掌握该知识的人所总结出的,对于还没完全理解知识的学生来说,精简到极致概念,反而会加深误解。物理必修前言中有一句话:“对问题的认识越深刻,得到的规律就越简洁。”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并不是遇到所有的例子都是正确的,就像守株待兔这一寓言故事一样,人体也演化出了一种忘记机制,假如例子足够少,人就会慢慢忘却这个知识。假如人们看到一个兔子撞墙撞死了,就一辈子记住了这个知识,天天在墙边儿等兔子撞死,早就饿死了。

如何判断你完全理解了一个知识?就是自己能够总结出概念,并能穷举出关于这个知识的所有例子。

思考与记忆

思考即是对已知之物寻找未知联系并再记忆的过程。这是我对于思考的定义。

就是说,思考就是尝试用已知的知识解决未知的问题,也就是寻找记忆中两事物联系的过程。举一个例子,剪刀与铅笔。刚开始你可能觉得这两件物品没有任何联系,转念一想,剪刀可以削铅笔啊,这就是思考的过程。

人是如何记住东西的?记忆即是神经元的连接重塑,背英语单词就是这个道理,人对世界的认知其实是基于五官,从听觉中又衍生出了语言。所以记忆一个单词,需要通过感官,将陌生单词与图片,语言,读音联系起来,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单词好记的原因。像是桌子椅子、苹果香蕉,这一生活中能见到的物品,是容易记忆的。类似懊恼的,后悔的,麻烦的这类抽象形容词由于生活中没有对应的实体,所以不好记忆。

别的科目的学习其实也是这样,你要不断寻找多个知识之前的联系,才能理解与使用,高考不是考你记忆力好不好,而是靠你知识间的关系能否掌握透彻。如何寻找联系?答案是思维导图,看别人的没用,必须自己整理。思维导图就不展开来谈了。

未来的教育

前面谈了当前教育的问题与方法,未来的改革趋势是怎样的呢?最近新高一改为选课制,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比之前的减负有用的多。

在应试教育下,减负根本没法实现,除非高考消失。

国外的推行快乐教育,真是扯淡。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家庭,因为阶级层面较高,目光长远,所以会在课外用各种门路帮助孩子,为孩子未来发展铺路。

而学校则以最低要求教育孩子,教的浅,练的少,孩子肯定快乐。如果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学校是不管的,这是家长的事情。但穷人之所以穷,就是因为家长没有学习能力。家长不为孩子做出榜样,那么孩子显然就只有最低水平。

这就导致了欧美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造成阶级固化,出现了一堆的无家可归者。

社会矛盾

上个月民航总医院出现了一个杀医案,医生直接被砍断脖子,一审被判死刑。前几天朝阳医院大夫被砍,左手手掌全断,正中神经与尺神经也断了,未来是没法做手术了,好几十年培训出的医疗人才,一次医闹就废了。这是天灾还是人祸?都不是。

你永远不知道社会的恶究竟有多恶。每个人人都被囚禁在自己的圈子中,以前我以为世界上没有恶人,直到看到医闹新闻,你根本没法想象罪犯小时候接受的是怎样的教育。他们不会看知乎,不会刷抖音,更不懂法律。只是混迹在亲戚朋友中,在社会底层寻寻求一个活着的平衡。他们眼中的道德就只有个人与家人利益,只要是与我或我的亲人利益不符,你就该死。这一切怪他们吗?不,怪的是教育。法律惩罚的是他们吗?不,法律惩罚的是行为。医院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有几个医院开始实施安检,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但真正能提高国民素质的只有教育。

每个人出生都是一张白纸,基因没有善恶之分,向恶向善完全取决于家庭和社会教育。一切的善与恶归根到底都是孩童时期的教育造成的。

改革方向

只凭家庭的力量,是没办法让孩子接受到公平的教育。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孩子变为 “公有制”,也就是 “社会主义养娃”。

当然是未来,当前国家还没有这个财政能力。要想完全实现,首先社会应发展到 “重复劳动完全依赖机器,基础教育全盘进入互联网。” 的时代。民众不需要繁重劳动就能享受到基本的社会福利。

这个制度简单说来,就是从出生起,孩子的抚养权就交予国家,父母无权得知孩子的信息。并且公民死亡后财产由国家继承。

当然乍一听起来,你可能觉得这是痴人说梦,孩子怎么可能交给国家来管理,我就想自己养孩子怎么办?国家如何让孩子感受到亲情?批量重复教育如何保持每个人自身的独特性?个人隐私如何处理?不同区域的孩子汇总教育还是分散在各地?如果这样的话不就没什么区别了吗?等会等会,这些问题都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你不妨自己想一想。但首先我要说明,改变一代人对于某个事情的看法究竟有多么简单。

思想变革

读过人类简史的人都知道,世界是由一个个虚构故事建立起来的。而国家想要改变故事的内容十分简单,举个例子吧:

关于性取向问题,多数人都在回避。目前的 00 后对于同性恋大多持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年龄越大对该问题往往越反对。原因是现在同性文化的流行,互联网上出现了一大堆相关文学影视作品,以及腐男腐女横空出世,再加上美国的同性婚姻合法化,越晚出生的人就越早接触该文化。这就是我前面说的世界观问题,年龄越小,对于未知事物的接受能力就越强。长辈往往形成了世界观,简单来说就是固执,就像我姥姥,到现在还认为刘少奇是走资派,是大罪人,咋劝都不听,非说历史书上都是假的,是骗你们的,我也是相当无奈。

如何彻底改变接下来的一代人,让他们完全尊重性取向差异呢?很简单。

只需要一道高考的作文题:假如你是一名同性恋者,请设身处地的写一篇作文讨论性取向的问题。(只是举个例子,现实中高考出题不可能那么随便)

高考考场上的同学们平时肯定不会思考这个问题,只是迫于道德本能的不赞同。但迫于升学的压力,肯定不能批判,批判就跑题了,必须站在一位同性恋者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为弱势群体打抱不平。最后艰难的写完了。因为是第一次如此全面的思考这个问题,肯定会在你的潜意识里占有一席之地,假如将来遇到一个反对人事,你会下意识维护潜意识中对于该问题的认知,在争论的过程中更加坚定你的立场。

还不止这些,当天知乎中一定会出现这个问题 “如何看待全国二卷要求考生站在同性恋的角度写一篇关于性取向的文章?” 并迅速升至热搜榜第一,引发全民的思想浪潮。

还远远不止这些,此后五年,无数的高考考生会做到这道高考真题,语文课堂上老师也会讲起这个问题,并会延伸出种族歧视、性别歧视、阶级差距甚至关于人人平等的一系列问题的模拟试题。

如何理解 “恋爱双方的男女关系与单方面付出所获得的成效和责任分配。” 等问题。这道题就可能出现在模拟试题中。

等到这五年里的学生成长到 30 岁,成为国家建设的第一梯队时。关于性取向改革就会到来。

可想而知,在如今的体制下改变一代人的思想究竟多么简单。

继续说未来教育的问题。

理想的教育

说到哪一下子忘了。那就先解答一些问题吧。

孩子接受到的教育是怎么样的?会导致亲情缺失吗?

我是这样想的,首先是如何教育的问题,我没看过教育方面的书,所以只能主观的谈一谈我理想中的教育。

六岁之前孩子不能接触到现代教育 (不接触的包括汉字的书写、数学等,可以接触的包括语言、劳动、洗衣、做饭等),首先应当接触自然环境。如果强行要求孩子学习现代知识,孩子将会将注意力过多的留在汉字、数字、单词等抽象事物的记忆上,但以当前的能力却理解不了,对于无法理解知识的强行记忆会影响孩子对于世界的认知。对于世界的认知将会影响孩子的性格。理想的状态是回归自然,因为人的身体是依据适应原始环境演化出而来的,进入农业社会的时间过短还不足以让人类适应现代生活。培养孩子世界观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归自然。

六岁之后就可以进行现代教育了,但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不会有单独的科目,而是将所有知识以相连的方式讲述。授课可通过网络虚拟现实技术 (这项科技在此时应该已经成熟) 实现人人接受平等的教育。可依靠人工智能技术为孩子的每项技能打分,以及孩子自身的感受,来确定基础教育完成后着重往哪方面发展。

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构想,只是先写出来以供参考。未来肯定会完善。

下面的想法也很不成熟,只是提供一个思路,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提出反对意见,以便于发现问题并修改。

关于亲情的问题

四个孩子组成一个家庭,国家分配一套房子,两大两小。性别随机。两大为 12 岁,两小为刚出生。为了方便表述,两个大的称为 A1、A2。小的称为 B1、B2。每个孩子都有独立的房间。四人就是一个家庭,大的扮演父母角色。孩子们互为亲人,每天一起吃饭 (饭菜由国家食堂提供) 交流、活动,就像家庭环境一样,每个人相互熟悉与爱护。工作日 A 们轮流照顾孩子,带着 B 们前去自然环境感受世界,解释自然现象。没轮上的就去上学 (尽管教育转为互联网,但还是需要教师、同学与解答老师 (也就是大学中的辅导员,由国家亲自考核))。放假家庭一块外出活动,培养感情。

12 岁的孩子怎么会照顾刚出生孩子呢?在他们 6 岁后接触的教育中就会有养孩子的课程,并且会有人工智能 (长期协助) 与辅导员 (不定期协助)。(当然 A 们也可以为 18 岁,因为我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学习能力没有了解,只是乱定了一个 12 岁)

当 B 们满 6 岁,A 们就 18 岁了,B 们可以去教室接受现代教育了。A 们也可以根据能力意愿接受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根据机器判定的能力分配大学,能力越强的大学,讲课就越深入越快。(当然,大学授课肯定也是依靠互联网。但由于未来的知识量肯定超越现在,大学生活最好是六年) 这时 A 们就可以全盘投入大学生活之中了。只需要中午晚上回家吃饭,并顺带了解 B 们在课堂上的想法,并解答他们的疑惑。

当 B 们 12 岁,A 们 24 岁,大学毕业了。A 们就自由了,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职业 (因为当时的社会一切都已经机器化,普通人可以选择简单工作 (比如辅导员什么的),但可以获得足够的金钱,能力较强的就可以从事科研工作,或从事教育工作,申请养育孩子,并根据孩子的表现调整教育内容,让其更适应孩子。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选择交友圈子) B 们那时正好 12

岁。就可以角色互换去下一家当养育人 A 了。但以前的四个人并不是分开了,他们还是会保持联系。A 以一个父母的角色去关心他们,放假也会一起娱乐。并且养育 A 们的父母可以一块,12 年一代,营造出四世乃至六世同堂的气氛。

他们也可以自由的选择配偶,并生孩子,但他们并不会对孩子有感情,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他们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感情全部投入到 B 上面了,孩子交给国家并无任何不妥。

差不多就是这样的,再完善细节的话就成一部科幻小说了。看个笑话就行了,我只是提供一个思路。

优势

这么做究竟有什么好处,与家庭抚养有什么区别。

首先社会分散财富,资金自出生起能平摊至每个人的身上,财富不会向子代传递,不会出现王思聪那样的有钱的低能人,也不会出现阶级固化等问题。人人从出生起就接受到平等的教育,进而促进社会公平与消费。因为遗产交由国家,所以生前一定不会攒钱,会拼命的花,资本流动更加迅速,带领人民走向更好的生活。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犯罪率会大大降低,很少会出现人格不健全的人类 (人工智能会监督每个人的成长状态),便于国家管理,以及意识形态的灌输。

人民更加幸福。因为社会压力会急剧降低,上大学不需要高考,只依赖于平时的表现以及课堂上人工智能对其能力的评价。社会矛盾由挣钱转为生活方式。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当前能想到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总结

Education is not a preparation for life but life itself。

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而是生活本身。

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归结到所受的教育。

这些就是我对于教育的一系列想法,一个被应试教育重压的高三学生的想法。不知道应试教育究竟压垮了多少人,但按照如今趋势发展,绝对会只增不减。社会压力过大,导致丁克家庭越来越多。前两天有人在知乎上提问,在生物学上,雄性对雌性没有兴趣是进化还是退化?有一个回答如下:

搞水产养殖的人,这种情况见的多了,多半是养的有问题。去年研究室养的鱼无自发交配行为,每天滤出来的都是无精卵。我还和老师开玩笑,别是抓了一槽子雌鱼回来。唯一的一次发现了受精卵,滤出来单独孵化。结果第二天,长水霉全死了。

这水到底适不适合交配繁殖,生活在里面的鱼要比人清楚。

当今社会的矛盾,就是如此。

中国能够发展的如此迅速,是建立在压力上,建立在无数在外拼搏的青年上,建立在他们 996 工作制上的。

如何才能彻底的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这就是我写这些文字的目的。可能过于理想化,但也算是一个方向吧。

Built with Hugo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